这是一个体感的标记方式,猫咪会把见过的事情全都记下来,然后打上各种不同标记成为猫生经验,所有的猫生经验都是一种条件反射。我们看来人生经验是一句句话,但是猫是其他方法记得的,类似一个个if语句。
所以就算不是同一个物种,也不影响它适应环境。猫咪都是凭借自己强悍的反应,试出来的各种if语句。所以只要没死,猫就会更加适应环境。人类驯养动物,是人类在物产丰富以后,为了满足一些需求,而主动将一些猎物关起来驯养,经过几千年的选育培育至今的
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出狗、猪、马等家畜与它们野外亲戚的差别,因为经过我们的选育,它们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,发生了变化。
而猫则与它们不同,猫是自我驯化的,也可以说是驯化未完成的。

猫是一种沙漠动物,从它们的习性就能看出来,这种小型猫科动物为了捕食一些啮齿类,于是慢慢靠近农耕时代的人类粮仓,而人类为了消除鼠患,也乐于看到猫的进驻,久而久之,害怕人类,野性难驯的猫,慢慢地离人类而去,而不害怕人类的猫,则在人类聚集区生活可下来,并随着人类文明的扩张而散布全球。
在最早驯养猫的古埃及,因为只有古埃及人养猫,所以猫甚至是一种严禁出口的战略资源。(而且古埃及多蛇,猫几乎是蛇的天敌,养猫可以防止蛇误入居民区,因此古埃及的家庭女神巴斯特就是猫神)
实际上可以驯化用来捕鼠的动物有很多,除了猫以外,如果养蛇的话,蛇冷血动物不认人,而且蛇开张一顿可以好久不吃,效率低下。养肉食鸟类的话,难度比养猫大多了,捕鼠效率同样也没猫高。其他的还有狐狸黄鼠狼之类的,但都不如猫猫方便吧。
所以人类对猫一开始的需求就是捕捉老鼠,所以并未也用不着对猫进行选育——它们本来就能干好这份工作,因而它们只是离人类越来越近,越来越友好。
直到近代,猫从人类的粮仓守护者,变成了家养的宠物。
总之,人类直到几百年前,都没有正式驯化猫,而是猫自我驯化,陪在了人类身边。